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Case Study】折疊式螢幕的平板電腦 - prototype from Imerj and Frog Design


這款折疊式的平板電腦我覺得做出了許多不同的 UI 體驗。
很多手勢的運用都有盡量講求直覺性,也有做出雙螢幕時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情境發想。不過一些運用都需要記憶,有些我在看 DEMO 的時候就會混亂了,到底要怎麼放才會變成全螢幕?怎樣會變回一半的頁面?

但雙螢幕的 UI 設計和單一螢幕的就真的差非常的多,可能的運用也變得非常不同。

整理一下這裡面有用到的手勢和 UI 特殊之處: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Case Study】Windows 7 平板電腦 - ViewSonic Viewpad 10 pro



既然都做了 Android 3.0, BlackBerry tablet OS 的功課,那當然也要來一下 Windows 7 系統的平板電腦比較一下囉!

這款平板電腦是我參加微軟開發者大會時,特別早到要去體驗區試用的,在場展示了蠻多台的,有 Gigabyte、Viewsonic、Pegatron、Dell 等,但因為很多人搶著試用,我是在最後一個 session 因為都沒興趣就跑出來趁沒人的時候試用的,就寫一下我對 ViewPad 的感想吧。


【Case Study】Black Berry - playbook 平板電腦



今天繼續 survey 相關的 pad。發現要看完一款 pad 的所有評論要花很久的時間吶…而且每看一篇就很想真的有實際來直接 run 一次,雖然我都沒實際的玩過,但至少有一些概念啦。今天就來寫 blackberry 的 playbook 吧!

心得分享 - Card Sorting

去年辦的 OpenID RP 工作坊時(翻一翻發現還沒整理起來,有空來補),原本和同事討論的是想要採用 Affinity Diagram 的方式,也實際的 run 了一遍,不過後來請教了更專業的人士,一場討論下來,發現我們採用的比較像是 Card Sorting 的方式,什麼是 Card Sorting 呢?列一些簡單的定義:


卡片分類法(Card sorting)是一種在網站或其他規劃初期常用的測試方法,透過卡片分類法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些在設計網站架構時十分有用的使用者資訊(資料來源: Wikipedia):
  • 了解真正符合使用者習慣的資訊分類。
  • 比對網站設計者與使用者在對網站資訊分類上的認知差異,作為調整架構的依據。
  • 找出項目命名上的問題。
 在 IDEO Card 上的定義和用法為-
HOW:On separate cards, name possible features, functions, or design attributes. Ask people to organize the cards spatially, in ways that make sense to them.
WHY:This helps to expose people's mental models of a device or system. Their organization reveals expectations and priorities about the intended functions.

看過了定義後,覺得當時採用的方式的確比較像是 Card Sorting。
今天又看到 xxc 整理的投影片,裡面有蠻清楚的方式的,不過其實我整篇看下來,還是會有一些疑惑,這可能和我沒有實際的 case 可以帶入在腦海中模擬有關吧…影片在此: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Case Study】Motorola Xoom,首款搭載 Android 3.0 系統的平板電腦



這款平板電腦是今天我才看到的,覺得它把 Android 3.0 的功能發揮的很好,所以也來做一點筆記,記下自己看到這款平板的想法。

大致規格:(詳細的規格,可以上手機王去看,這邊就簡述就好)

這款是全球首先搭載 Android 3.0 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是在 2011 年的 CES 消費性電子展中有展出。螢幕是 10.1 吋,重量是 730g,相較於 iPad 2 的 601g 以及 9.7 吋,比較重也比較大台,不過感覺產品設計得很好,並沒有讓我有很笨重的視覺產生。

Xoom 有支援 mini HDMI 輸出,mini USB,micro SD 卡,雙鏡頭(照相鏡頭支援 500 萬畫素,視訊鏡頭支援 200 萬畫素);和 iPad 一樣有 3G 和 WiFi 版本,目前只推出 WiFi 版本,因為台灣目前網路環境並不支援 LTE 4G 上網,單機售價 $19800,也比 iPad 2 價格稍低,中華電信也開賣提供 3G 的一些特惠方案了喲。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Case Study】Three buttons mobile interface concept

因為要換工作環境,未來應該會將重心都一直著重在 UI/UX 設計方面,這幾天一直會找一些相關的影片來看,剌激思考。


這個在一年前利用 3 個 button 來做手機的 UI 設計,覺得概念不錯,會想這樣做應該是想要避掉目前智慧型手機需要學習才會使用的介面操作(像是觸控的手勢)。全部的介面按鈕不超過三個,主畫面顯示在螢幕上方,功能鍵兩項都在螢幕的下方,字體很大,我想應該蠻適合老年人的設計。

不過,影片的內容,感覺整體的流程都是單方向的,資訊的層次雖然清楚,但卻無法回"上一步"。若是想要回到前一個選項時,只能一直按 "Next" ,一直按到底之後,才能再從頭選擇一次,若是點選 "Back" 回到的是 "上一層",而不是 "上一個" 選項;這樣的設計,其實會讓使用者處在一直點選的過程,如果是我來用,我用久了就會覺得好麻煩。

如果說,這個設計同樣也支援多點觸控,除了用下方的 button 之外,也可以滑動選單的話,或許就可以省略許多繞路的情境。

另外,覺得這個設計也是屬於 icongraphic 的設計,我其實也會希望做出一種是 infographic 的 UI,在第一層與使用者視覺接觸時,就提供了資訊內容,而不只是用 icon 來引導使用者進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