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AR 應用】Domestic Violence - Augmented Reality Campaign 2010

這款應用是在這週看到的,一看到我馬上就連想到了上一款介紹過的保育 AR。

因為只看到 youtube 的影片,花了一點時間上網找相關的資料,發現這是一間德國的廣告公司 brand.david 請 metaio 所製作的,為的是替當地一家非營利組織"Frauen Notruf München e."一起對抗家庭暴力(omestic violence) 。

這款應用,主要是使用者使用智慧型手機,開啟鏡頭對著雜誌上的女性,原本漂亮的女生就會被揍一拳,然後變成可傷痕累累的女性。初次看到影片,會覺得是讓雜誌的讀者了解家庭暴力的可怕,我其實只有這樣單純的想法而已,但在網路上翻半天,翻到一篇很簡單的介紹,讀完後就覺得這廣告公司真是用心。

通常受家暴的女性,都不敢讓別人知道,活在一個外人看來完美無缺的世界;然而她們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常常躲在黑暗的角落哭泣。這款 AR 的應用就是要讓人們了解有時候你看到的快樂不見得是真正的快樂,在看似無憂無慮、完美無瑕的外表下,很可能隱藏著渴望被注意到的求救訊息。

覺得這又是一款很好的應用,一樣是利用 AR 的方式來喚醒民眾對弱勢議題的關懷,但此款應用就沒有像上一款保育的是有永續性的設計(T-shirt 是可以一直穿的),可能這個活動噱頭過了大家就又忘了,當然保育的議題大家也是忘得很快,但這款的設計,在使用者關上雜誌後,就煙消雲散了。

總覺得…AR 好像常常會落入這樣的情境裡面,時效性很低,大家總是用完就忘了,就像這次台灣設計師週也有用到 AR ,主要是使用者拿著 marker 對著電腦相機就會跑一些動畫出來,但像這樣的應用在設計師週過了之後呢?使用者還會記得嗎?AR 不應該只是一時地滿足使用者的新鮮感而已,而是應該要尋求更多會讓使用者想要一用再用的創新想法才對呀?難道 AR 就只能是伴隨著活動而生的應用嗎?


一定有其他呈現的方式的。





【AR 應用】How do you experience death?

timthumb.php.jpg
(圖片來源:bit rebels)


另一個前陣子看過的讓我印象深刻的應用,就是這個為「保育」而開發的 AR 應用了。

這款應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ond, WWF)」所開發,目的是為了要保護已經瀕臨絕種的西伯利亞虎。由於今年(2010)年是虎年,所以 WWF 為了要喚醒大家對保護動物的重視,而開發了這款非常具有保育意識的應用。

結合了一般民眾日常生活週邊商品 - T-Shirt,WWF 將 AR 辨識的 Marker 製作成西伯利亞虎的圖形,並且印製在 T-Shirt 上,在特約的商店中進行販賣,民眾在試穿這件衣服時,在特殊的穿衣鏡前(穿衣鏡上有加裝 camera ,並且穿衣鏡其實是個顯示螢幕),民眾立即會感受到自己其實是隻正在被獵殺的西伯利亞虎,被可怕的獵人描準心臟,砰!砰!砰!,幾聲槍響,在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自己身上已經充滿彈孔和鮮血。

多成功的角色扮演!透過擬真的動畫設計,民眾可以很真切的感受到一點點被獵殺的恐懼感,那種你原本以為你只不過是從事著逛街買衣服的動作(對西伯利亞虎而言,牠也不過是出外散散步或找找東西吃),卻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血流滿地……當然,這還是不像真正的獵殺,畢竟只是要喚醒人們的保育意識,而不是真的想獵殺人嘛~

下面有一段官方的影片,一看就能懂這款 AR 的擬真感。








在看過這項應用前,我從來沒想過 AR 也可以用在這樣的議題裡面,並且開始思考著,其實 AR 也可以做得很有意義,我在我的腦袋裡面就灌輸了,一個好的 AR ,應該要在辨識 marker 之後,將所要呈現的資訊轉換成有意義的資訊才對;AR的基本定義 ,其實只要有一個 marker,然後 web cam 讀到 marker 後,就跑出相對應的圖示,就已經走完一整個 AR 的流程了。但是 AR 能做的並不只如此而已,從這款應用就能明顯的看得出來。

我想做的 AR,也希望能像這款應用一樣,能夠既實用(可以穿的 T-Shirt)又發人省思(保育動物)的 AR。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AR 應用】AKQA Augmented Reality for USPS

最傳統的 AR 應用,是透過自己加裝的 web cam,然後結合使用者自己印出的 marker 來呈現 AR 的影像。使用者會被綁在電腦前,與電腦裡的影像進行互動,久而久之,其實就會覺得無聊,覺得膩了。

不過,要是有個很實用的 AR app,在需要的時候能真正的提供服務,倒也是個很不錯的 idea,會讓使用者還願意待在電腦前付出他們的時間。

國外的一間快遞公司,去年開始提供了一種「預估可使用的紙箱大小」服務。一般在郵寄物品時,常常都會不曉得到底要用多大的紙箱才夠裝?雖然網站上都會記載著每種尺寸的紙箱長寬高,但仍然無法準確的評估該用哪一款紙箱,因此這間叫 priority mail 的公司提供了用 AR 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困擾。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Augmented Reality to Me

第一次聽到 AR 這個名詞,是 2005 年在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念書時知道的。

在當時知道這是個蠻特別的技術,同班同學還寫信給法國研究 AR 的團隊,和他們取得了解讀的 marker 並且也有實際的解讀出圖型;甚至還有利用 processing 寫出來的 AR 應用,那是我第一次見到 AR,只要有 web cam,就可以和電腦互動,不過當時的技術,就是一直停留在這樣的階段。

再一次聽到 AR,是已經工作兩年後的事了,應用愈來愈廣泛,甚至還有稱做 AR 2.0 的說法出現,我又重新燃起對 AR 的期望,對於今日的行動裝置幾乎都有 camera 的情況,相信 AR 一定可以為使用者帶來新的瀏覽資訊的方式,而我,我希望的 AR 不要只有 APP 和使用者互動而已,而是能夠帶入每個人現在都一定會擁有的數位身份(twitter, plurk...等 social identity),一起融入於 APP 之中,讓 AR 的互動更有意義和趣味性。

目前 AR 應用最多、最熱門的,大部份是結合 LBS(Location-Based Service)的概念在其中,這真是多虧了行動裝置的不斷進步,人們擁有愈來愈多的瀏覽資料的方式了,未來是不是每個人都戴一副超輕薄的眼鏡,就可以看到路上每個人其實週圍都飄浮著 Tag Information,就像下方這個影片所示,資訊已經無所不在了(Ubiquitous Information)。
 



我們的世界,未來到底會有多與眾不同呢?世界上有多少個 Conference 都在試圖尋找/窺探未來,ilya 參加的 PICNIC 研討會,裡面不乏嘗試著要看見人類未來的想法,我想凡是參加過的人,回到自己的國家都會想要努力做些什麼吧!努力想要創造些什麼吧?就像 ilya 一回國也是努力的擠出他對於這個研討會的想法,以及震撼!(想了解的人請去購買 11 月份的 Big Issue 來看,ilya 的文章就刊在這期)我在這個小小國家的小小研究單位裡面,希望能用自己一點點微薄的力量,帶來一點點不同的想法,AR - 是我的第一步。

請大家多多指教!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2010 網路社交媒體與博物館實務工作坊(II)

2010 年,與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合作舉辦的最後一場工作坊,於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邀請澳洲博物館資深社群媒體專家 Lynda Kelly 來台進行演說。

這場工作坊是在 ilya 離職後舉行的,他在 10/31 正式離職,帶著大家滿滿的祝福......追尋他自己的夢想和事業去了。為了這個工作坊的講者,我寫了一封一封又一封的信,因為原本的講者 Daniel Incandela 臨時沒辦法來參與,所以得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再找另一位講者才行,我在短短的兩週內邀請了三位講者,我是真的非常想要荷蘭的講者能來台給 talk, 因為他們做的都和 AR 有關,我很希望能夠藉由這個工作坊獲得一些國外的新知,可惜不能如願,不過我寫英文信件的功能也因為這兩週密集的訓練又進步了不少,算是也有一點點點的收獲吧。

總之,最後就是由澳洲的講師來台進行演講。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2010 網路社交媒體與博物館實務工作坊(I)

2010 年,8/9 ~ 8/11,在台中國立美術館邀請美國博物館屆專家 Nina Simon 來台帶領國內的博物館學社群進行工作坊以及經驗分享。

這個工作坊是和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一同合作舉辦的工作坊,也是我辦的第一場國際工作坊,很高興在這樣的經驗中是與人合作的方式,而不是獨立完成,因為有太多東西是我沒有過的經驗了,有人能帶我,並與我經驗分享是好事。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why 和輔大博館所有合作?

11/4 ~ 11/5 由中央研究院資創中心與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合作舉辦【2010網路社交媒體與博物館實務工作坊(II)】← 有 (II) 那 (I) 在哪呢? 等有空的時候再來整理 (I) 的一些想法吧 ! 第一個場次的是 Nina Simon 的工作坊,是非常值得參與和紀錄的工作坊,我預計在下週的時候一併做個整理寫上來。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設計,是在解決問題

Contextual Design (脈絡式設計)

是這次 10/31 工作坊的重點。
牧民帶領著大家進行著前面三個步驟的練習
  1. Contextual Inquiry
  2. Interpretation
  3. Affinity Diagram

User-Centered Design Workshop 2010/10/31

這是我辦的第二個工作坊。(之後有空再把第一個工作坊整理起來)
所謂「我辦的」的意思,是指我握有大部份的主導權,內容也是我真正想做的,想傳達的,有我的 style 的工作坊。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我是誰

我叫 Momiji - 在日文裡,寫成漢字是「紅葉」的意思。

我目前在中央研究院工作,擔任的是產品企劃。接觸 social network 與 OpenID 2.8 年。

我現在想做的是 - 我想要把數位身份 (Digital Identity) 結合 AR 帶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我現在在做的事 -

  1. 是將數位典藏開發的 OpenID 服務 - myID.tw 所提供給使用者的 URI 運用 QR code 方式呈現。
  2. 開發以 QR code 為辨識 Symble 的 AR APP - AR 通訊錄。使用者可以在 myID.tw 的服務網站上管理自己的社交身份,並且同步顯示於 iphone APP 中。這個構想可運用於研討會講者海報、或是提供給每位講者另一種數位身份,讓與會者能夠在演講時藉由講者提供的 QR code 更加了解講者的其他身份資訊,做為資訊延伸的另一種途徑。
  3. 與國內博物館界社群合作舉辦國際工作坊,尋找結合數位身份與 AR 應用於博物館中的可能性。


我未來想做的事 -
於台灣博物館展覽中結合 AR 技術,導入 social network 機制,策畫一個具有 participatory museum 概念做為示範性空間的展覽。


這就是我,請多多指教!!!

Twitter: http://twitter.com/momiji918
Plurk: http://plurk.com/momiji918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momiji_chen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2010.09.04 我的第一個工作網誌

不甘心腦袋裡的東西就這樣被忽略

所以,在 ilya 鼓勵了很多很多遍後

我也想開始紀錄,我的一些想法。



為什麼要叫 sky me?

因為我查了一下字典,sky 當動詞用的時候,是舉得高高的、拋向天空的意思

我,想把自己舉高高,愈高…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