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 11/5 由中央研究院資創中心與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合作舉辦【2010網路社交媒體與博物館實務工作坊(II)】← 有 (II) 那 (I) 在哪呢? 等有空的時候再來整理 (I) 的一些想法吧 ! 第一個場次的是 Nina Simon 的工作坊,是非常值得參與和紀錄的工作坊,我預計在下週的時候一併做個整理寫上來。
這個系列的工作坊,開頭想當然出自 ilya 之手囉 !
源自於去年 10 月時,他剛進入我們的團隊,滿腔的熱血,然後不曉得為啥的看到了一個在故宮舉辦的工作坊,就問大家要不要一起去,我那時候正值放棄自己、自我放逐、不求工作表現,專心一意刻木雕的後期,還在思考著等「秋老梧桐」刻完了要幹嘛....所以我鼓起勇氣的就答應要去了,ilya 的習慣就是,去了就要寫報告,我也硬著頭皮說好,我的世界(那時候的同事)一片嘩然,因為我和 ilya 在當時是完全湊不起來的兩個人 (基本上那個時候的他,和誰都湊不起來),然後這兩個人居然要一起去工作坊??? 傑克啊,有沒有這麼神奇?
硬擠出計程車費殺去故宮,看到 ilya ,就像個停不下來的彈簧,東聞聞西嗅嗅的,告訴我一堆工作坊的秘辛,例如坐在第二排的人要小心,故意坐那邊就表示那種人一定會問問題......之類的。我和 ilya 在那時候,雖然已經認識超過 1 年,但其實蒼天為證,我跟他是 一‧點‧都‧不‧熟 !!!! 當時的我,覺得坐在這個人的旁邊,就像是一棵安靜的楓樹,旁邊有一隻馬爾濟斯在跳來跳去,不停的搖尾巴,汪汪叫的感覺。
總之,原本是一整天的工作坊,但其實我們只聽完了上午場,然後還被 ilya 硬逼著問了當時的講師,也是我們今年邀請來台的講者 Lynda Kelly 一個問題,我還很勇敢的用英文問喲 ( 在場的都用中文 ),然後感覺沒得到什麼回答的,就結束了,然後 ilya 很自然的又殺去講台前進行 social + 遞名片,我坐在中間排的位子,看著他殺去講台,和 Lynda 講話的背影,就覺得這個人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回程,是 ilya 開車載我,那是台白色的 Honda 的車,我就坐那麼一次,而且還死命的不想和 ilya 吃飯,硬是要他送我回家,丟他一個人去吃午餐 ( 現在回想起來都感覺很不敢相信那時候的我們有這麼不熟 )。
然後,2009 年 11 月份 ilya 就殺去找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的劉婉畛劉所長討論合作,想辦一個和 social media 相關的工作坊,還合簽了備忘錄,一整個就是迅雷不及掩耳的舖好了今年 2010 年的路。冥冥之中的把連結建立了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今年我們要和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合作舉辦兩場工作坊的原由....
--------
一直到此時此刻,我都不太真真切切的感受著這樣的感受。
但真的感覺認識 ilya 改變了我很多,我原本覺得時間點是在今年的三月,但現在想想,倒推回來,是去年的現在就已經啟動了轉輪,且我已經分不清楚是誰開的頭,但覺得就這樣一直走下去也沒什麼不好,至少,我比去年的現在還知道自己想做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